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包含「信情樂章」標籤的文章

「信情故事」初衷

有多少人,常把毋忘初衷掛在嘴邊?我以前羨慕他們。認為,毋忘初衷是對的。然而,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了。毋忘初衷,成了在夢裡也不再出現的時候,才驚覺遺失了初衷。但是,遺失了初衷,改變了生活嗎?日子好像過得記不記得初衷也沒兩樣。日子,還是一天天的過去。 後來,我想明白了一些,毋忘初衷,其實是給在迷惘中的靈魂,有個概念,有個指引,有個方向。它提醒了當初是怎麼走進了這一條路。在你回想的時候,可能發現走遠了,不過這才是你想走的方向;又或者,提醒你,是時候該轉個彎了。就算是走了捷徑或是繞了一個圈,初衷可以被改變,也可以持之以恆的走下去。這才是毋忘初衷的本意。

「信情故事」自然醒

噢,就是無聊的回想一起聽來、看來的話。 “希望叫醒你的不是鬧鐘,而是你的夢想。”也有人說,“希望叫醒你的不是鬧鐘,而是昨晚的早睡。” 我希望,沒有什麼叫醒我。就是想醒了,就醒了。想繼續賴床,就繼續躺在床上。餓了,就起身。如此而已。^^

[信情樂章] 憶

這是很多年前的作品。我自己蠻喜歡的一段音樂,不過當時錄得不是很好,太小聲而且只弄了單軌⋯⋯自己也沒察覺到。 嗯,這篇收在draft裡也未免太久了。我都想不起為什麼把它命為《憶》了。當時應該是勾起了某些記憶吧? 紀錄裡,是這樣寫著。 如果你想起我,你會用哪個音符來形容我? 會是個半音符,還是全音符?會是現代的音符寫法,還是古代的?會根據哪個國家還是王朝還是王國的寫法?看到了那個音符,會想起我嗎?讓我找時間想想,我應該是什麼音符……

「信情故事」2016年4月的情人節心情

4月去上課的那段時期,我寫好了歌詞。我想,那應該是屬於4月情人節的心情。 4月14,橘色情人節,是讓在二月十四日送告白巧克力與在三月十四日送巧克力回覆的男女雙方再次確認對方心意的日子。當天,男女雙方會各自準備 一份橘色的禮物互贈,以表達再次確認對方的心意,且希望這段感情能長久下去。 我刻意不提黑色情人節的,因為它其實沒有黑色該有的傷感。這是寫給,2月或3月心思被拒絕的人,沒有再次確認對方的心意什麼的。 然而,在誤會當天就是14號的信子,坐在鋼琴前,看著第一句歌詞,開始了第一句。那旋律和歌詞搭配得還好。接下來,就不行了。於是,我決定把旋律繼續寫下去。就丟了歌詞吧。噢,忘了說,歌詞的靈感源自當時追著的小說,我一直逼自己記起這四個字:“你不愛我”。歌詞的第一句是:“我知道你不愛我”。然後,順便把朋友的故事寫了進去。寫著的時候,我在想,我是不是該慶幸,那不是我的故事?有喜歡的對象,和沒有喜歡的對象,都有著不同的煩惱。 弄旋律之前,我在唱著《小步舞曲》。原想借這首歌的chord progression來寫的。後來就變成了這個C-Dm-Em-F,大概這樣的安排來開始寫。前面8節前奏,是一開始給自己調整心情的。然後,就這樣的重複著。和往常少了耐心一樣,草草結束。其實,弄了幾個結尾。重彈的時候,就忘了上一個結尾是怎麼樣的。於是,又消耗了多幾分不耐。然後,就這樣結尾啦~哈! 昨天,把本子裡的日期,糾正了。這是在13號那天寫的。 還有,這是用手機錄的⋯⋯

「信情樂章」20160114

拖延至今,終於把這段音樂錄了下來。還是用S110錄製的。 2016年,第一個情人節,我寫了這曲子。 在記錄這曲子的那一頁,我寫下了這段話。 總有一些日子,一輩子都在緬懷。 就像一些回憶,埋在深處,以為都忘了,在某個時候忽然(在腦海裡)又湧上來。 會不會是一種,跟阿滋海默症相反的症狀,愈是忘記,記憶愈是清晰,慌得直叫人想喊停? 這段曲子,讓我想起《天國の本屋》。 我記得寫這一頁的時候,在日期欄寫下14-01-2016,心裡冒出的念頭是,“啊!今年的第一個情人節!”那一天,其實寫了一首半的曲子。另半首如果會完成或錄製的話,再說。 今天錄製的時候,我在想,下一個情人節碰巧遇上我的工作天,我是否會寫另一段呢?

「信情樂章」夢裡出走

《夢裡出走》,是三個星期前凌晨的時候從夢裡驚醒而寫下的。第一次在夢裡那麼清晰的寫下的歌,驚醒後就只剩下“出走”兩個字和依稀的短短旋律。不甘心的爬起床來,在鋼琴前寫下了這段。 結果,那一天我在網上po了幾個月前錄下的《距離》,而這首歌一直沒錄好。這次是用相機S110錄的,我把那畫面去了。關於那錄音的噪音,就不好意思了~

「信情樂章」距離

很多人都看了《我的少女時代》吧?我也花錢去看了。我的少女時代和戲裡很不一樣。於是,心裡就產生這一句:“每個男生心裡都有一位沈佳宜,然而不是每個女生可以是某個男生的沈佳宜。每個女生心中都有一位歐陽非凡,然而不是每個女生都會碰到徐太宇。” 《距離》這段詞,我寫下很久了,原本是沒有“我們迷失在霧裡“,是去年譜上曲的時候加的。那個時候,其實加的是”我們遺失在霧裡“。錄的時候,因為是照著原本寫在筆記簿裡唱的,所以唱的時候是照著原來的歌詞。剛才,是”默寫“歌詞,其實寫了幾遍,因為寫完後,憑記憶發現歌詞寫多了幾個字,我們的距離寫成我們之間的距離。接下來,發現把霧裡寫成風裡。最後,決定不再寫了,就將錯就錯吧,聽起來似乎可以混過去,就不再重寫了。呵~ 這段詞,也算是屬於我的少女時代的心情吧?我的心靈一直處於少女時代。誰叫我不是沈佳宜,又沒碰上徐太宇?!:P 很奇怪,有個男生來我家的時候,對我說,從我家到你家,只需要3.8公里耶!我默默心動,以為終於有人問津了。那個時候,我已經出來工作幾年了。原來,只是自己一廂情願的感動了自己罷了。別人的隨便說說,而我卻上了心。不說這個了,還是說我更早之前的少女時代吧。 當然,我心裡也曾有過歐陽非凡。那個時候,我常用撲克牌算我們之間的距離。很搞笑的,我玩了幾年,竟然不是很記得怎麼玩了。這個是憑記憶及可能性的玩法寫的。各位少女們可以玩玩陶冶心情。 玩法很簡單。把牌子中的2到6抽出來,不用。把剩下的牌洗一洗。先給四張王牌介紹一下。黑桃心為男方心,紅心為女方心,黑桃王為男方,紅心後為女方。呃⋯⋯為了提高“可信率”就⋯⋯默想著對方,然後根據自己的年齡洗牌多少次。從上面開始翻牌,遇著四張王牌之一就停止,把王牌蓋回去。翻開了的牌子,放在一旁,不會再用。從牌子的下面開始丟牌,一直遇到四張王牌之一才停止。這是第一輪。再重複洗牌、丟牌兩次。剩下在手裡的牌子,就是算出來的距離了。心與心的距離,人與人的距離。看看之間是否夾著其他人或其他人的心。我覺得最完美的距離是,兩顆心在中間,沒有距離,然後兩個人在外面,中間不要隔著其他的心、其他的人就好了。畢竟,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一些個人空間。 當然,這個遊戲可以耍心機,可以取巧的把距離縮短。玩牌子嘛,算一算,可以在洗牌的時候,把牌子送到該去的地方。這個不就叫做自欺欺人嘍。只是是,玩這個來計算距離,何嘗不是...

[信情樂章] 2014心情三部曲之三:Sound of Happiness

開心的時候,暢懷大笑。 傷心的時候,敢敢的大哭。 生氣的時候,亂發脾氣。 不喜歡的時候,就皺眉翻臉。 這首歌,就叫做“Sound of Happiness“。 朋友在臉書上問起,如果憂鬱呢?我如此回答她,憂鬱的時候嘛,就唱歌吧~

[信情樂章] 2014心情三部曲之二:重播

當一切恢復平靜,漣漪不再的時候,生活變得有點沈悶。日復一日,什麼念頭都不再出現了。噢,不對,是不再有新的念頭了。 湧上心頭的,是一幕幕過去的重播。時而風平浪靜,時而小浪輕拍岸上而擦拭了痕跡,時而波濤洶湧的。 而我,就像是旁人、觀眾,笑看自己的人生。淺而易泛淚的眼睛,守不住淚水,任它泛濫成溪,是可喜或可泣,已經不重要了。就當作看場電影,主角不經傳,而不是很平凡。 這首歌,我練鋼琴,練了很多次。在副歌的部分,我的左右手無法和諧的彈奏。要嘛左手忘了要換chord,要嘛右手忘了下個鍵在哪裏。因此,這更積極的打消用鋼琴彈奏然後念獨白的念頭。這首曲,是去年三月寫的⋯⋯

[信情樂章] 2014心情三部曲之一:我愛你

我愛你,那個“愛”字純屬形容詞,形容一種對你的感覺,而你無需太多慮。那也可以是一個虛詞,沒有什麼實在的意思。就像眾多的念頭,瞬間開始,瞬間結束,如此而已。 原本的計畫,是用鋼琴彈奏的,而且這段文字應該要錄成聲音的。於是,就一直拖延到2015年了。 三部曲的曲子,是分開進行的。最後成了2014心情三部曲是因為給它們寫下的文字關係。今年,其實沒寫什麼歌,除了網上課程的功課外。最近寫了四句詞,也鋪上了曲子,不過,覺得它可以成為以後寫的歌的序曲,於是就擱置在那裡。2015年要結束了,我想在2015年結束前,把2014年的“任務”完成。呵呵~ 這首曲子,的確是用“我愛你”的心情寫的。寫完後,就想,如果整首歌用“我愛你”為歌詞的話,我會吐。於是,就不寫詞了。

「信情樂章」人生

偶爾覺得,人生總是重複著,日復日,夜復夜,然後心裡會產生一種恐懼感,人生,就這樣了嗎? 弄這段音樂的當兒,好像是寫著人生。偶爾有起伏,就算是起伏,也是重複的。然後,平淡的,也一直重複著。無止境的重複著。那種畫面,你想像到嗎?

[信情樂章] 我願是一座橋

2010年尾或2011年初寫的詞。原詞並不完整,然後一直擱置到今天。心血來潮,想開始完成它。最後,從這不完整的詞,抽出幾個字,重複。 記得那個時候,是看了一部電影而很想寫下這個500年的故事。那是一個會讓淚水裝滿整個胸口,然後哽咽著。噢,那部戲名叫做《劍雨》。 然後,開始感嘆愛情,可歌、可泣,卻不可愛。 於是,為了這可歌可泣的愛情,乾杯。

[信情樂章] 我愛你

這段音樂是這樣來的。 我在筆記本裡寫了這三行字。 寫一首我愛你 唱一首我愛你 哼一首我愛你 然後,很鬱悶地把這段音樂從鍵盤上敲了出來。然後就一直在鍵盤上摸索著,希望可以找到一個比較合適的方式呈現。 這個練了很久,還是練不好的鋼琴版。鋼琴版有穿插多一句melody line。其實這個嘗試了幾種鋼琴裡的音色來練習。最後選擇了這個grand piano來呈現。影片裡講起黑洞,源自於最近上完一趟Astrotech的網上課程而有感而發的。 一個就是這個吶喊版的。因為鋼琴一直練不好,於是嘗試用唱的方式來呈現。結果每每唱一遍,內心的鬱悶好像就唱出來了,覺得有種輕鬆的感覺。從硬盤裡剛好看見一堆倒反的照片,就弄個凌亂式的影像來配合這個吶喊版的。 Melody complete on 10th June 2014.我的KPI。

[信情樂章] 告別

一直告別不了2013。這是告別曲之二。告別曲之一,因為一直無法把曲子編好、錄好,於是文稿躺在草稿箱裡,待用。 去年12月在美國拍了超過五千張照片吧?這可能也會和2009年的旅行一樣,寫了進入第五年,還沒寫完。那時還好,只用一部相機。(笑) 這是從S110,將近三千張照片裡,篩選出八十張,再由音樂長度,抽出這幾張做背景。打從開始弄這段音樂,就給它取名為“告別”。鋼琴部分,在幾天前就已經弄好了。今天給它添了string。前年中開始學了一年的鋼琴。幾天前,想說練一練學過的曲子,可是卻完全記不起來了。沒有琴譜記錄每個音符,我更是無法去記得自己學過什麼。汗顏的說。 想說,只要告別曲一弄好,我的2014應該就可以正式開始了。

[信情樂章] memory, with rain

上面的簡譜所顯示的,這首曲子分了兩個階段完成。前三句旋律是在第一個日期譜好的,名字也想好了,就叫做「澎湃」。只是,在第二個日期完成最後一句及編成最後發表的樣子,好像不復「澎湃」的⋯⋯ 記得那一晚下了很大的雨。其實還給它寫了段口白,原想加入[愛信情]系列的。可是一直覺得有點勉強的說,因此還是讓它成為[信情樂章]的一分子。然而,最後決定的時候,雨已經小了。“澎湃度”繼續降低。 這曲子,在硬碟上是叫「澎湃,with rain」。最後,因為在進入第三句的那張男女照片,感覺好像兩條曾經交錯的線扯成平線,不再相交了。過去的縱橫,也只剩下回憶,或許偶爾想起,也或許不再提起,成了「memory, with rain」。

[信情樂章]

這個[信情樂章],是在 StreetVoice 網站開始的,2010年。發表的曲子取名爲 鋼琴1 。印象中,其實那個時候有好幾個鋼琴1、鋼琴2等。然後這個鋼琴1其實有另一個版本叫做flute 1。顧名思義,是用鍵盤上的pan flute聲音來彈奏的。 哈哈!那時候給這個[信情樂章]專輯的介紹是“粹音樂發洩”。2010那一年,只發了3段曲子。然後,其他的鋼琴234不曉得藏在哪兒了。有天會把它們找回來吧?! 大概7個月前,可以看見[信情樂章]開始活了起來。從“結束”n年前的“未完成品”--「想告訴你我現在的心情」後,就開始瘋了起來。 [信情樂章]從莫名的情緒,變成了心情的記錄。或是當下的,或是曾經的,或是期待的,或是虛構的,都是一種心情記錄。